Chitosan介紹

最早於西元1811年,由法國學者布拉克諾(Braconno)發現,從洋菇分離出Chitin,並命名為”fungin”,表示為真菌類產物

西元1823年由歐吉爾(Odier)從甲殼動物身上的表皮堅硬部位發現類似fungin的物質,將其命名為Chitin,一般亦稱甲殼素、幾丁質等,即希臘語中「信封」或「包覆物質」的意思

最後在1894年時,學者Hoppe-Seyler將此種部份脫去或全部脫去乙醯基(deacetylation)轉化成游離胺基(amino)的Chitin,稱之為殼聚醣或幾丁聚醣(Chitosan)。